預處理劑在電爐中可與內部產生的氧氣進行反應從而減少了爐內氧氣含量
時間:2021-10-20 來源:http://www.9uni.com/news/95.html
就目前而言,我國鑄造工業的發展速度是肉眼可見的,據統計,2019年我國鑄鐵件數量已占據了世界總量的一半。而在鑄造過程中預處理劑的使用越練越普遍,其可以讓鑄鐵的共晶轉變溫度變高,從而增加共晶團數量,改善鑄鐵件的加工性能。且預處理劑的優勢不止這幾點,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預處理劑的在鑄造過程中的作用吧。
1、強力的脫氧作用,凈化鐵水,減少夾渣和氣孔缺陷;減少壁厚敏感性,使組織致致密,切削面光潔,顯著地提高切削性。
由于FeO的存在能使任何渣的熔點下降,所以在任何既定的溫度下,因為渣的熔點的下降,都會使更多的渣變成液體。例如,當渣中的含量為10%時,它的熔點將是1350-1400℃,加之在無芯感應爐的強烈攪拌作用下,這種液態渣將在熔體中被“均勻化”,從而把千萬個非常小的渣粒留在熔體中,鑄件的許多表面缺陷就是這種流動性很好的高FeO和MnO渣(通常稱之為硅酸錳渣)被帶入了鑄型造成的。如果加入預處理劑,由于預處理劑的還原反應,從而把這種渣的FeO含量降到1或2%,其熔點就會提升到1500-1550℃,那么,在通常的出鐵溫度(1500-1550℃)下,這種渣或者仍然保持為固體,或者僅有很少量變成液體,從而將一較大的單體保留在爐子中,這就使得渣粒因有較高的上浮速度而容易被排除,并使其被帶入鑄型從而造成鑄件缺陷的機會大大減少。
預處理劑在鑄件中有脫氧的作用,在熔煉中可以與鑄件熔爐中的氧氣發生反應,從而減少多余的氧氣,在熔煉中以及前包內也能起到脫氧效果,固而減少氣孔和夾渣的產生。
2、增加流動性,使鐵水成分穩定,防止偏析現象,減少白口、縮松缺陷。
鐵水中的彌散的細微的夾雜物,不易浮出而脫離鐵水,是使鐵水流動性下降,補縮能力降低,縮松傾向增大,白口趨勢明顯的重要原因之一。通過加入預處理劑與氧化鐵發生還原反應,還原良好的純凈鐵水,其充型能力、補縮能力都被增強了。
3、減少灰鑄鐵中的過冷石墨,促使A型石墨的生成,增強對石墨形態的控制并降低白口傾向,從而優化鑄件的機械性能。
預處理劑微粒周圍存在高密度位錯,而結晶 增多以致晶粒細化,并且改變石墨形態,石墨長度變短,A型石墨增加,D型石墨減少,共晶團數量及珠光體數量明顯改善。
預處理劑的使用可以減少灰鑄件中的過冷石墨,促使A型石墨的生成,增強對石墨形態的控制并降低白口傾向,從而優化鑄件的機械性能,有效解決氣孔、白口,加工面加渣缺陷等,從而提高質量,改善性能,提高成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