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P(熔點44℃)
時間:2019-08-21 來源:http://www.9uni.com/jswx/132.html
磷P(熔點44℃)
磷也是鑄鐵的常存五元素之一,在通常的鑄鐵中被認為是有害元素。磷和硅相似,能溶于液態鑄鐵中,并降低碳在液態鑄鐵中的溶解度;但在固態鑄鐵中磷的溶解度是有限的,并隨著碳含量的增加和溫度的降低而減少。
磷對石墨化的影響不大,略微促進石墨化,但有時也能阻礙石墨化。
磷主要以二元磷共晶(Fe-Fe3P)、三元磷共晶(Fe-FeP-Fe3P)和復合磷共晶的形式存在于鑄鐵中,磷共晶的硬度高、脆性大、分布在晶粒的邊界上,割裂了晶粒間的連續性,使鑄鐵的強度、塑性下降,硬度提高。
另外,由于磷共晶具有較低的熔化溫度和磷可以降低鑄鐵的熔點的緣故,因此磷能增加鑄鐵的流動性及可鑄性,但磷的增高會使鑄鐵的縮孔、縮松以及開裂傾向增加。對于灰鑄鐵,磷含量控制在低于3.0%;對于球墨鑄鐵,磷含量都控制在低于1.0%。
1、對基體組織的影響
P是促進石墨化元素。穩定珠光體和細化石墨。P在鑄鐵中隨碳量增加溶解度降低。磷在球鐵中的溶解度很低,當超過某一含量時,易偏析于共晶團邊界形成磷共晶,降低鑄件的塑性、韌性和強度。并且使鑄件產生冷裂,控制P<0.06%。
磷很容易偏析,當質量分數接近0.1%時,就會出現體積分數2%的磷共晶,磷共晶熔點很低,在共晶團邊界呈多角狀分布,急劇惡化力學性能。
P元素可增加碳當量,提高鐵液流動性,促進磷共晶形成。當含量大于0.05%時,將對球鐵產生有害作用,大于0.04%時會造成金屬滲漏。
2、對力學性能的影響
磷既顯著提高塑-脆轉變溫度,又強烈降低球鐵的上限沖擊功。因此,低磷含量是生產低溫高韌性球鐵的關鍵因素之一。磷對球鐵起到有害的脆化作用,主要是由于球鐵組織中所形成的磷共晶,一種是三元磷共晶(1050℃、HV=933),另一種是二元磷共晶(950℃、HV=781),二者均屬于硬脆組織并在晶間分布,成為球鐵裂紋的發源地。
磷量每增加0.01%,脆性轉變溫度上升4.0~4.5℃。磷量由0.08%增加到0.1~0.12%,-40℃的沖擊韌性下降50%以上。
磷使塑性和沖擊韌性明顯下降,顯著提高脆性轉變溫度,容易出現縮松,具有明顯的冷脆現象,容易冷裂。因在鑄鐵中不可脫磷,而且采取強化孕育和熱處理只能減輕但不能消除磷的有害作用,故必須采用低磷生鐵。
鑄鐵中加入P0.5~0.6%,耐磨性能好,對機械性能影響不大。P高使鑄鐵件產生熱裂,與V、Ti、Cu、Mo并用,能改善機械性能。
含P量<0.4%,使鑄鐵強度和硬度增加,塑性降低。
含P >0.7~0.8%,強度和塑性降低,硬度增加。